孔廟
Confucius Temple
位于安定門內國子監街,是元、明、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,孔廟始建于元代大德門年(1302年)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,占地二萬平方米,曆代多次重修,爲元、明、清三代祭孔建築,又名"先師廟"。孔廟大門前有琉璃影壁和下馬碑,碑的正背兩面均镌刻“官員人等至此下馬”,用包括滿漢在內的6種文字定成。大門稱棂星門,又稱先師門,爲元代風格,鬥拱體積較大。
院內有198座元、明、清三代進士題名碑,院內還有14座明、清兩代碑亭。 另外還有十三經石碑,是康熙年間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手書,曆時12年,共63萬字,189塊碑,再加上“大學碑”共190塊,原立于在國子監六堂,1956年移置于此,原准備再放回國子監,後因國子監改爲首都圖書館,將碑立于此處。
古人認爲聖人之神靈系于上天,將祭祀物品焚燒後就能上達于天,爲聖人所享,因此每次祭孔大典行禮畢,都由祭祀官員將祭品送往燎爐中焚化,皇帝或主祭官還要親自查看,以防有人偷拿貢品,這即所謂“送燎”“望燎”。所以凡是孔廟必設燎爐。
康熙禦書《大學碑》,《大學》爲四書之一,出自《禮記》。傳爲曾子所作,是儒字政治哲學的經典論著。講述了從“修身”“齊家”開始,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。此碑爲清朝皇帝康熙手書,筆力深厚,氣勢磅礴,可稱是曆代帝王書法中的珍品。該碑原立于國子監六堂之一的率性堂,是爲整頓學校紀律訓示告誡學生而立的。碑文由康熙皇帝禦筆親書。康熙皇帝善長書法,功力深厚,章法嚴緊自成一家。
辨奸柏。是孔廟內最大的一棵柏樹,相傳是元代國子監祭酒--許衡所植,已近七百年的曆史,至今繁枝盤錯,挺拔蒼翠。傳說明朝奸相嚴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時,行至樹下,樹枝揭掉了他的烏紗帽,人們便認爲柏樹有知,能夠辨別忠奸,因此稱之爲“觸奸柏”或“辨奸柏”。
硯水湖,孔廟中的一眼古井,因座落在德勝門至安定門內一帶的水線上,井水常溢到井口,水清淺而甘冽,稱爲滿井,相傳,進京科考的舉子們,在孔廟拜谒孔子後,如飲井中“聖水”,便能文思泉湧,筆下生花。以井水磨墨,便會濃墨噴香,落筆如神。清乾隆帝特賜名“硯水湖”。
孔廟與國子監之間,以持敬門相通。門之正北面即正殿--大成殿,供奉聖先師孔子的牌位,爲元、明、清三代皇帝祭孔的殿堂,面寬16.4米,進深約5米。其東西兩側的配殿,是祭祀孔子72位弟子的地方。殿後的崇聖祠原是祭祀孔子祖先的地方,現是北京市博物館駐地。
交通: 乘13、406、807路車國子監下車或乘地鐵、116、特2路雍和宮下車
開放時間: 09:00-16:30,周一閉館
景點票價: 10 元
景點電話:010- 64042407
景點地址: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13號
客人提问: |
以下仅供客人提问. ( 如您想预订或咨询旅游行程,请填写我们的 在线预订.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