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塔寺位于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,占地面積17,000平方米。五塔寺原名“真覺寺”, 創建於明代永樂年(1403-1424年),寺內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,約建成於明成化九年(1473年),初名真覺寺,後改名大正覺寺。稱作五塔寺,是因寺中有金剛寶座塔而得名。金剛寶座塔在造型上屬于印度形式,但在結構上,明顯地表現了中國特有的建築風格,成爲中國建築與外來文化互相結合的造性傑作。
五塔寺內殿堂建築毀于清朝末年。寺內唯一建築遺存——金剛寶座塔,是明永樂初年,印度僧人班迪達自西域來京,向明成祖朱棣呈獻了五尊金佛和印度式“佛陀伽耶塔”即金剛寶座的規式。明成祖與他談經論法十分投機,封他爲大國師,授予金印,並賜地於西關(今西直門)外長河(今高梁河)北岸,爲之建寺,寺名“真覺”。後又根據這位高僧提供的規式建成了金剛寶座塔,並重修了寺院。建成後的五塔寺前臨長河背倚西山,成爲當時京城士人重陽登高、清明踏青的去處。
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(釋迦牟尼得道處迦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)形式的佛塔。在我國同類的十馀座塔中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的年代較早,樣式最秀美,堪稱爲明代建築和石雕藝術的代表之作,也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。
五塔寺金剛寶座塔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磚和青石,內部磚砌,外表甃石。其建築外形可分爲下層寶座和上層五塔兩部分。寶座高7.70米,建於高約50匣米的台基之上。寶座最下層是高1.78米的須彌座,由下而上分爲圭腳、下枋、束腰、仰蓮、上枋等幾個部分,外表周匝刻有梵文、佛像、法器等花紋,梵文內容除佛經外,還記述有關建塔事迹。須彌座至寶座頂分作五層,每層挑出石刻短檐,檐頭刻成椽子、滿頭和滴水,每層四周刻佛龛,龛內各刻有坐佛一尊。龛與龛之間及轉角處刻有花瓶式柱子,柱頭刻有一鬥三升鬥拱,用以承托枋、檩、短檐。寶座外形的裝飾材料均爲青白石。寶座平面爲長方形,南北長18.6O米,東西寬15.73米,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,塔柱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小佛龛,龛內原有佛像早已遺失。寶座南門內兩側各有一四十四級盤梯可通寶座頂的罩亭內。寶座的建築外形頂部比基礎收進約半米,寶座比台基高約15倍,給人以穩固、高大、莊重的感覺。
寶座頂部的台面四周繞以石護欄,東西各有一罩亭。罩亭爲琉璃磚仿木結構,亭之南北各開一券門通台面。五塔就建在這寶座頂部的台面上,中央爲一大塔,四角各置一小塔。五塔均爲密檐式,全部采用青石砌成。中央大塔高約八米,下層爲須彌座,其上有十三層密檐,每層密檐下周匝刻有小佛龛及佛像。塔頂冠以仰蓮、相輪、華蓋寶珠組成銅制塔刹。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迹一對,是佛的象徵,有“佛迹遍天下”之意。傳說佛祖圓寂之前留足迹於摩揭陀國一塊石頭上,後人刻佛足以示敬仰。在我國有十馀處佛足迹,北京地區僅此一處。佛足迹旁刻蓮花、八寶等紋飾。傳說印度高僧帶來的五尊金佛就藏在這座塔中。四角小塔形同大塔,只是高度約低度一米,塔檐十一層,塔刹爲石制。
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是佛教藝術的結晶。在寶座和五塔的須彌座上密布著佛足迹、佛像、五佛寶座、八寶金剛杵、菩提樹、法輪、花瓶、天王、羅漢、梵文、卷草等。這些內容大多屬藏傳佛教題材,對佛學研究有重大參考價值。金剛寶座塔雖然是以印度的“佛陀迦耶塔”爲藍本,但還是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建築和雕刻藝術,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證。正是由於在曆史、藝術、科學上具有的特殊價值,五塔寺金剛寶座塔被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並於1982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。寺內還開辟了“金剛寶座塔資料陳列室”和“中國古塔圖片展覽室”等,以供遊人觀賞研究。現改爲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。
交通:運通102、105、106路,320、332、717、941、特4、特6路國家圖書館站下。601、612、27路,無軌105、111路白石橋站下。無軌102、103路動物園下。
景點門票價格:20元
景點開放時間:9:00—16:00(周一閉館)
景點電話:010-62173543
景點地址:北京海澱區西直門外動物園之北。
客人提问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