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0多年前的什刹海曾是重要的漕运码头,那时的漕运盛况是何等景象?昨天,来到什刹海畔的市民有幸一饱眼福。仿照《清明上河图》制造的漕运橹船首次在什刹海下水,运河大鼓、船工号子、水上乐坊、跃舞南狮……众多仿古特色活动,再现了昔日盛景。
昨日一早,什刹海畔,火神庙旁的元代漕运遗址旁,阵阵鼓声响遏行云,紧接着一声悠长的船工号子,唱响了漕运码头起航的序曲。“摇橹忙,运河长,一路上,好风光……”16艘严格按照“清明上河图”中的样式打造的仿古摇橹船,伴着阳刚的号子,雁翅阵排开,浩浩荡荡驶入碧绿的什刹海。继而,船只一字排列,头船领航:上站一人领唱号子;后船随之附和,歌声此起彼伏……为了练好这些功夫,船工们全都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专门培训,摇橹船、唱船工号子、介绍沿途景点等,如今都已驾轻就熟。
废弃了漕运功能的什刹海,数百年后再次有了漕运橹船下水。一段尘封的历史,也由此打开在世人面前。西城区的文史专家向记者介绍说,自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以来,什刹海就与漕运结下不解之缘。它不仅是通惠河的水柜、水渠,元代还在这里建置漕运码头,漕船可从通州沿通惠河、坝河一直驶入什刹海,《元史》用“舳舻蔽水”四字描述当时的盛景。明、清时期,虽然漕船不能驶进什刹海了,但从东便门外大通桥到通州的漕道,仍然依赖什刹海供水。
引船入水、锣鼓喧天,并非只图个热闹。西城区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,此次复原盛景不仅为揭开尘封的什刹海漕运历史,还要借此挖掘、展现什刹海的漕运文化,擦亮这块文化招牌。“漕运是元、明、清北京城的生命线,没有漕运就没有北京作为元、明、清三代国家都城的历史地位。从这个角度讲,什刹海对于北京城功莫大焉。”该负责人说,元、明、清的漕运文化十分丰厚。漕道的修治和闸坝,漕粮的征收和分类,漕船的打造和规格,漕卒的任务和辛劳,漕粮的验收和仓储,督漕的衙门和官员,漕务的规章和管理,涉漕的人物和功绩,漕运的目的和作用等等,都属漕运文化范畴。“这些内容,都将在今后展现在什刹海的游客面前。”
仿古摇橹船从即日起一直航行到11月,市民可登船巡游什刹海,感受漕运文化。
2011年4月22日
来源:北京旅游网社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