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口店遗址,第1地点和第2地点是最早被发现的两个化石地点,“北京人”头盖骨化石就是在第1地点猿人洞被发现的。两地不远,直线距离也就300米,中间被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--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阻隔。
享誉海内外的周口店遗址,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“世界遗产名录”的中国首批文化遗产之一,被称为“人类远古文化宝库”。
这样的格局,往来的观众不以为意,却一直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干部职工心有隐忧。董翠平就是一个。
董翠平,身兼两个身份: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常务副馆长,二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常务副主任。她的纠结正源于此。
“博物馆希望观众越多越好,遗址保护却要求观众不宜过多,但历史形成的格局,使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和遗址保护相互掣肘。”董翠平说。博物馆是由1953年的300平方米的陈列室扩建而来,目前也不过1000平方米。面积太小,只能一个铭牌一件文物,被戏称“地摊博物馆”。
博物馆内没有卫生间,不见饮水区,现代博物馆最常见的影视播放区和观众互动区,也是在博物馆天井内加盖出来的。
2002年8月16日,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《关于共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协议》,协议明确了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双方的各自职责。遗址的保护和建设翻开了新篇章。
正是那份协议后,《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》顺利完成编制,并被国家文物局批准,由北京市文物局公布实施。保护规划提出,现遗址博物馆地处遗址核心区,距遗址本体较近,且用地局促,建筑体量与遗址不协调,不利于遗址保护,建议迁建。
“博物馆新址从核心区迁至建设控制地带内,对抢救世界文化遗产,加强遗址本体保护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作用。项目总投资约1.4亿元,建设规模约8000平方米,新馆有望2012年底前正式建成。”北京市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马红介绍。根据规划,遗址核心区由0.24平方公里扩大到0.4平方公里,并且划出了4.4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和8.88平方公里的建设控制地带。
周口店遗址,只是北京文物保护风貌的一个缩影。
北京,一座有着三千年建城史和近千年建都史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,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,多年来,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。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凝聚了北京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精髓,串联了北京市丰富的文保资源和历史街区。如今,北京市已启动了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,正在加快推进重点文物腾退修缮、重要历史建筑纪念标识设置、重要节点周边历史风貌恢复等工程。
2011年11月30日
来源:北京旅游网社区